数字化赋能省域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工作
优秀案例推荐材料
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教育技术研究部
数字化赋能省域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工作围绕“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深入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推进落实教育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贯彻落实我省“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实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2023年度工作要点有关精神,以“数字化赋能”为突破口,从全面测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入手,构建本省数字化赋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的五大子体系,实施完成全国单次最大规模教师信息素养测评,实现全国率先、我省历史首次中小学专任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水平全员调查摸底画像。同时,完成对全部91.6912万名参评教师人手一份数字化《教师个人信息素养测评报告》线上发放,取得了一定实践价值与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背景
(一)实施背景
数字化赋能教师信息素养评价工作,综合体现发展教师信息素养时代诉求、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政治要求、测评教师信息素养现实渴求、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发展需求及强化数据分析服务价值追求,是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思考谋划工作的选择结果。
1.发展教师信息素养是时代诉求。“数字中国”战略是当前各项事业发展所需遵循的指针,推动社会各领域迈向数字化转型发展阶段。《“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发展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培养数字时代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反映了时代诉求。
2.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是政治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作为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赋予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新的使命任务,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意义。《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河南省委围绕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部署实施包括“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在内的“十大战略”。《“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政策要点凸显信息素养、数字素养在数字化转型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教育教学和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教育生态变革与重塑。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数字素养成为落实“双减”、评价改革等政策,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
3.画像教师信息素养是现实渴求。当前教育中存在着一个现实困境: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缺少科学规范评价体系和有效可行监测手段。教师信息素养无从科学把握,未来教师培训和各地信息化投入难以根据现实需要精准规划,不利于教育强省及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目标的加快实现。多年来,从国培、省培到市培、县培等各级各类培训为教育信息化1.0、2.0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究竟在哪些方面、提升了多少;哪些方面是仍待提升的空间;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生态,教师信息化、数字化教学理念、知识、应用水平如何衡量;下一步教师培训和信息化工作如何投入才更加精准有效等问题成了一系列待解之谜,亟需通过探索建立起一套适合的教师信息素养测评体系,来有效监测、科学评价相关情况,为现实决策提供精准依据。
4.测评教师信息素养是发展需求。数字化赋能教师信息素养测评,为区域教师信息素养整体发展水平画像,明优势、查短板,将有力支撑教师培训和信息化工作数字化循证决策,成为教育数字化治理和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环节。此外,《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因此数字化赋能教师信息素养测评也是教育评价改革创新的发展要求。
5.强化数据分析服务是价值追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教育数字化体系建设、教育数据分析服务成为数字时代教育新征程上教育人的重要职责和价值追求。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数字化赋能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改革,关切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反映新问题,揭示新矛盾,探讨新思路,运用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图表展示教师各维度信息素养,为教育信息化和教师工作决策提供“数字驾驶舱”,对于解决教育现实问题、服务学校师生、推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助推我省教育强省建设和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实现贡献数字化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的创新力量。
二、工作举措
围绕数字化赋能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工作在河南省教育厅领导及教育信息化、教师工作主管处室精心统筹和有力指导下,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组织实施,各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构建了本省数字化赋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的五大子体系。
(一)构建测评理论体系
前期对评价指标体系做充分文献研究,中期着力构建本土化测评题库系统,后期精心研制教师个人报告和全省整体报告。
(二)构建测评平台技术体系
一是从系统层、服务层、应用层、业务逻辑层到展现层做系统架构。二是从角色管理、指标管理、题库管理、问卷管理、统计和展示做内容建设。三是从组卷、发布、回收数据再到自动测评与可视化呈现做业务流程建设。
(三)构建测评指标操作体系
一是建立五个维度38项测评指标,二是建立测评题库。
(四)构建测评实施体系
一是成立省-市-县-校四级测评工作队伍。由省级测评工作专班(领导组、业务指导组和技术支撑组)和市、县级测评工作专班(市电教、教师部门组成)和校级联络专员组成。二是精心研制4套技术支撑方案,科学研判、动态调整实施。2022年10-11月,科学有效应用了疫情、全国重大活动、网站分级管控等复杂叠加形势,保障了测评工作方案如期、正常、顺利进行。三是组织完善测评指标系统、题库系统。全程加强对市县、学校、教师的测评指导和问题解答,针对网课入侵等社会人员引发的突发性教学事件,迅速召集专家组研讨补充测评题库,强化测评正向引导功能。四是有序高效组织测评工作实施。以10万人/2天的平均设计速率,分组分批合理排定全省测评时间表,24天内有序组织全省共91.6912万专任教师信息素养测评,完成率达99.32%。五是海量数据的汇总清洗处理和评价分析,研制相关报告。
(五)构建测评结果体系
一是为个人和区域测评结果划分等次。二是为所有参评教师制发电子测评报告。三是测评成绩予以学分认定,与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考核对接、与数字校园标杆校评选标准对接。
三、工作成效
项目围绕“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深入贯彻二十大报告精神,推进落实教育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贯彻落实我省“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实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2023年度工作要点有关精神,以“数字化赋能”为突破口,从全面测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入手,取得了一定实践价值与成效:
(一)百万之众,全国之首。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是率先构建省域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测评体系并成功实施全员测评的省份,也是单次测评规模全国最大的省份。
(二)全员摸底,历史突破。评价面向全省全体中小学专任教师,覆盖小学(含教学点)、初中、高中全学段,涵盖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体音美等全学科,历史上首次实现对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水平摸底画像,推动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和教师治理进入数字化循证和“人人有报告,精准知素养”时代,取得显著工作成效。
(三)技术赋能,成效凸显。评价工作在省教育厅统筹指导下,由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搭建数字化网络平台、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组织实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具体配合,教师线上参与,20天时间有序完成全省约91.6912万名教师测评,并制作完成人手一份数字版可视化《教师个人信息素养测评报告》分发到每位教师手中,非传统评价手段可实现,技术赋能作用凸显。
(四)数字画像,精准分析。评价数据从5大维度、38项指标为教师个人和区域画像,可视化呈现各地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总体水平和个体面貌,呈现出诸多规律性特征和启示。
(五)多维探索,意义深远。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测评不仅是我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一招先手棋,是我省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的重要环,是探索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的一记关键招,还是我省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的一场主动仗,为我省建设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实现贡献了数字化创新力量。
四、工作经验
(一)工作经验
数字化赋能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改革的河南实践表明,正确的评价导向是前提,理论研究是基础,技术体系是支撑,政策支持是保障,组织实施是重点,数据分析是关键,为后续进一步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测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二)提升方向
一是数字化评价的对象方面,随着2022年11月教育部《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的发布,需由关注教师信息素养转向关注教师数字素养。二是数字化评价的手段方面,还需在多元化评价手段方面加强技术突破,将真实的教学过程数据与表现结果数据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综合刻画教师信息素养画像,对于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可靠性将有更大突破。三是数字化评价的实施方面,还需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将本省测评标准制定、数字化评价工作开展和教师培训实施有机结合,打造测-评-培-测完整闭环,将更有益于深化数据价值和评价改革实践价值,更好助推我省数字化循证的教育决策和治理。